在现代建筑工程中,模板混凝土浇筑是决定结构质量的核心环节。这项工艺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承重性能和使用寿命,更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安全系数。本文将系统介绍模板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技术要点,帮助施工人员掌握这项关键工艺。
模板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。首先要确保模板系统的刚度、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,模板接缝处必须严密,防止漏浆现象发生。同时要对钢筋绑扎质量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无误。在混凝土浇筑前24小时,还需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,但不得有积水。
混凝土配比设计是模板混凝土浇筑成功的基础。应根据工程部位、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,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。特别要注意控制水灰比,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,并可能引起模板变形。在高温季节施工时,可适当掺加减水剂延缓凝结时间,确保浇筑质量。
模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作业直接影响结构密实度。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,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。振捣时要快插慢拔,确保气泡充分排出。特别注意模板边角和钢筋密集区域的振捣质量,这些部位容易出现蜂窝、麻面等质量缺陷。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,还需控制内外温差,防止温度裂缝产生。
模板拆除时机的把握同样关键。侧模通常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.5MPa后拆除,而底模则需等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%以上。拆模过程中要避免野蛮施工,防止对混凝土棱角造成损伤。拆模后应立即进行养护,可采用覆盖保湿或喷水养护的方式,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