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严寒的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,施工人员常常面临积雪和低温带来的挑战。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成为许多工程团队关注的核心问题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可行性、操作要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,为冬季混凝土施工提供专业指导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实施的。当施工区域存在积雪时,使用40-60℃的温水进行除雪处理是较为常见的做法。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融化表层积雪,同时不会对基层土壤温度造成剧烈变化。但必须注意,水温过高可能导致基层土壤局部受热不均,反而影响混凝土的凝结质量。
在实际操作中,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多个因素。首先是环境温度,当气温低于-15℃时,即使使用热水除雪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。其次是除雪后的处理,必须确保融雪水完全排出,避免在浇筑时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水灰比。最后是保温措施,除雪后应立即覆盖保温材料,防止基层再次结冰。
从技术规范角度看,JGJ/T104-2011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》对冬季混凝土施工有明确要求。虽然未直接规定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,但强调了基层处理的重要性。规程指出,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,且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℃。热水除雪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,只要操作得当,是符合规范要求的。
值得注意的是,热水除雪后还需配合其他冬季施工措施。例如:使用早强型水泥、添加防冻剂、提高混凝土拌合温度等。有实测数据显示,在-10℃环境下,单纯依靠热水除雪而不采取其他保温措施,混凝土强度发展会延迟7-10天。因此,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的完整答案应该是:可以作为辅助手段,但不能替代全面的冬季施工方案。
从经济性角度考量,热水除雪确实会增加施工成本。每立方米混凝土大约需要增加50-80元的加热费用。但对于工期紧张的重点项目,这种投入往往能够换来更可靠的工程质量和更快的施工进度。特别是在桥梁、大坝等关键结构中,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性远高于短期成本考虑。
实践表明,在东北地区某高铁项目冬季施工中,施工方采用"热水除雪+暖棚养护"的组合方案,成功在-20℃环境下完成了混凝土浇筑。该项目严格控制热水温度在50℃左右,除雪后立即铺设电热毯保温,最终混凝土28天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。这个案例很好地回答了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的实际应用问题。
总结来说,"热水除雪浇筑混凝土可以吗"的答案是肯定的,但必须科学操作。建议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温度计算和方案论证,除雪水温控制在60℃以下,除雪后确保基层干燥,并配合综合保温措施。同时要做好温度监测,记录混凝土从拌合到养护的全过程温度变化,为质量验收提供依据。